标题: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一场购物狂欢与文化现象
在美国,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被称为“黑色星期五”,这天标志着圣诞购物季的开始。在这一天,美国各大商场和品牌都会推出大量折扣和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礼物或家庭用品。据传,“黑色星期五”这一名称最早来源于费城警方用来形容在感恩节后的第一天,由于大量的购物者涌入,导致交通堵塞、犯罪率上升的城市状况。但也有说法认为“黑色”指的是商家从赤字(红色)转为盈利(黑色),意味着零售商们终于开始赚钱了。
在“黑色星期五”当天,商店会提前数小时甚至一整天开门营业,一些店铺还会提供限量抢购商品,这往往引发消费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许多美国人会早早地排队等候商店开门,有些甚至会在凌晨时分就开始排队。尽管“黑色星期五”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购物文化,但它也引发了关于过度消费和商业化的讨论。一些人认为,这种购物狂欢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还助长了浪费和攀比之风。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黑色星期五”期间采取更环保、更有意义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如支持本地小企业、捐赠旧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