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观潮的课文原文

2025-07-29 16:07:01

问题描述:

观潮的课文原文,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16:07:01

观潮的课文原文】《观潮》是一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散文,选自小学语文教材。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与热爱。

一、课文

《观潮》一文以时间为线索,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展开描写。作者先描绘了江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场景;接着详细描述了潮水由远及近、逐渐逼近的过程,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气势;最后写潮水过后,江面恢复平静,但人们仍沉浸在震撼之中。

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学生学习描写景物、运用修辞手法的好范文。

二、课文原文(节选)

> 钱塘江的大潮,是天下奇观。

> 农历八月十八日,我们来到海宁市观看潮水。

> 潮水还没有来,江面上已经挤满了人。大家踮着脚,伸着脖子,等着看那壮观的景象。

> 忽然,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人群里有人喊:“潮来了!”

> 只见一条白线从远处奔腾而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快,像一堵墙一样扑向岸边。

> 潮水冲上岸,发出巨大的声响,震得人耳朵发麻。

> 潮水过后,江面恢复了平静,但人们的脸上还带着激动的神情。

三、课文知识点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课文标题 观潮
作者 不详(选自小学语文教材)
文体 描写景物的散文
写作顺序 潮来前 → 潮来时 → 潮来后
主要描写方法 比喻、拟人、声音描写、视觉描写
主要内容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对自然奇观的赞美
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学习目标 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美感

四、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观潮”的壮丽景象。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描写自然景观的词语,并尝试模仿课文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结语:

《观潮》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好材料。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还能学会如何用文字去描绘眼前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