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十五夜望月赏析】《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中秋之夜的静谧与诗意。
一、诗歌
原文: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
在这明亮的月夜,人们都抬头仰望,但不知道这浓浓的秋思会落在谁的家中。
主题思想:
诗人借中秋月夜,抒发了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二、诗歌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王建(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诗人因思念而写 |
意象 | 月亮、秋思、夜晚、人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以问作结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含蓄深沉 |
思想情感 | 思念、孤独、惆怅 |
艺术特色 | 余韵悠长,引人回味 |
三、赏析小结
《十五夜望月》虽仅有四句,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没有直接表达思念之情,而是通过“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一普遍现象,引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使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说的乡愁。这种含蓄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全诗以月为媒,以情为线,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