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墙桃李的意思是什么】“门墙桃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学生众多、人才辈出的景象。它源于古代教育传统,体现了对师道尊严和学生成就的高度赞美。
一、
“门墙桃李”字面意思是“门墙之下的桃李”,引申为老师所教授的学生。这个成语强调了教师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贡献,也表达了对学生成就的认可。常见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用以赞美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优秀表现。
该成语最早见于《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世将“门墙”比喻为师门,“桃李”则象征学生,逐渐演变为“门墙桃李”的说法。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释义 |
门墙桃李 | 指老师的弟子众多,人才辈出 | 《论语·子张》 | 常用于赞美教师或学生群体 | 比喻学生如桃李般繁茂,体现师门兴盛 |
门墙 | 老师的门下,指师门 | 古代礼仪 | 多用于描述师生关系 | 表示跟随某位老师学习的人 |
桃李 | 学生的美称,象征成长与成果 | 《诗经》等古籍 | 多用于文学表达 | 比喻学生如桃李般茁壮成长 |
三、延伸理解
“门墙桃李”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师道的尊重。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教育界或学术领域,用来形容一个教师或学校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
此外,“桃李满天下”也是类似的表达,两者都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贡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门墙桃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