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动态 > 内容

怎么听出来是还音(什么叫还音)

时间:2023-09-11 05:56:20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怎么听出来是还音,什么叫还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

大家好,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怎么听出来是还音,什么叫还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2、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3、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

4、(《郑伯克段于鄢》) 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

5、(《张释之传》) 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6、(《系辞下》) 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

7、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

8、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

9、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

10、 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假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

11、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

12、 为什么会产生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现象呢?原因很多。

13、从根本上说,汉字虽然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

14、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

15、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16、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

17、因此,某些通假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当时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以之为怪。

18、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能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

19、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正如郑玄所说的:“其始书也,仓卒无其字,或以声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20、”至于有的典籍书已亡佚,后来只能根据某人的口授再笔录流传,笔录之时,也容易注重声而忽视字形。

21、某些“别字”流传久了,也就渐渐相沿成了习惯,所以古书中的许多通假字与其本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某通某)是相当固定的。

22、 古书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23、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以声求义”,找同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

24、清代学者王念孙说得好:“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

25、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解,则诘 为病矣。

26、”前人将上面所举例①“庄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为“寐寤”,“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时始觉其生。

27、”一觉醒来孩子已生下,又何“惊”之有?所以这样的解释是“以文害辞”,可见明通假对阅读古书的重要。

28、 (二)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的关系 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复杂的。

29、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

30、主要有: 1. 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

31、例如: ① 信以结之,则民不倍。

32、(《礼记·缁衣》) 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3、(《孟子·公孙丑》) ③ 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34、(《庄子·逍遥游》) ④ 没死以闻。

35、(《战国策·赵策》) ⑤ 登是南邦。

36、(《诗经·大雅·云汉》) ⑥ 从弟子十人所。

37、(《史记·滑稽列传补》) 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别是“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没”分别是“凭”和“冒”的借字,培与凭、没与冒是双声;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别是“成”和“许”的借字,登与成、所与许迭韵。

38、 2. 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

39、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于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声符者居多。

40、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僇—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等等。

41、当然,声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因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由—犹、时—伺、趣—促等,则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交小罢了。

42、 3. 从借代关系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

43、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

44、比如:屈伸的伸能借用诚信的信来替代,而诚信的信却不能借用伸字来替代;背弃的背能借用倍娄的倍来替代,而倍数的倍却不能借用背弃的背来替字和乙字可以互替代,即甲为本字时乙为借字,乙为本字时则为借字。

45、例如: ①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是贵乎?(《报任安书》)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

46、(《汉书·文帝纪》) 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

47、(《许行》) 例①“以”是借字,“已”为其本字;例②“已”为借字,“以”为其本字。

48、“以”与“已”互为通假。

49、例③“上”是借字,“尚”为其本字;例④“尚”为借字,“上”为其本字。

50、“尚”与“上”互为通假。

51、类似的例字还有:爱—哀、才—裁、故—固等。

52、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以单借为多,互借较少。

53、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

54、例如“辨”字: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③ 望于山川,辨于众神。

55、(《史记·五帝纪》) ④ 其于宗庙朝,辨辨言,唯谨尔。

56、(《史记·孔子世家》) 例① 杜预注云:“辩,治也。

57、”治办之意,即借为“办”;例②郭庆藩《集释》云:“辨,读为变”;例③今《尚书·舜典》“辩”作“徧”(遍);例④《论语·乡党》“辩辨”作“便便”。

58、是“辩”可被办、变、徧(遍)、便等几个字共同借用。

59、此外,距通柜、讵、巨; 可通嫠、来、赉、僖;适、谪、敌、啻;能可通耐、乃、昵、而等,都属于这一类。

60、 (三) 通假字的辨识 前面说过,通假是借音表义,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假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

61、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字不能用其本义或引申义去解释时,就应考虑到是否存在通假的问题。

62、例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63、”这一句中的“归”字当作何解释呢?若依《说文》,归的本义是指女子出嫁,这用在本句显然不通;若有归的引申义“归还”似乎可通,但孔子并未借给阳货豚,又何以言归还?联系上下文意,是阳货想通过送豚给孔子,好让孔子依礼回拜时见到孔子,句中归字归是赠送的意思。

64、然而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中都没有赠送这一义项,可见古有赠送食物的专字“馈”与“归”音近,意思又正好吻合,于是可以初步断定归是馈的错字。

65、查同书《微子》,又有“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之语,归同样当借为馈(意思是说齐国像馈赠美味一样将女乐声送给鲁国)。

66、再查别的古书,还有同类例证。

67、这说明归借为馈,已沿用成习,并非偶然。

68、这是同类例证。

69、另外,古书中往往有不同的书同记一事而用字互异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弄清通假现象的好材料。

70、“[阳货]归孔子豚”一句,郑玄注本即“归作馈”。

71、这是异文例证。

72、有了这些同类例证和例异文例证,归为馈的借字就可以确定无疑了。

73、 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有古音韵的常识。

74、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

75、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都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

76、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假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

77、(二)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

78、判定某字借用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79、有的学者过分强调“以声求义”,把根本不是通借武断为通借而将古书解错的例子不少,我们应引以为戒。

80、对于古书中常见的通假字,古今注文中多有注明,《辞源》、《辞海》一类普通字书中也有释例,初学者应该通过阅读和勤查工具书去掌握一批常用的通假字。

81、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82、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83、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84、新字成为长期工。

85、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86、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87、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88、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89、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90、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91、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92、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93、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

94、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95、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96、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97、”(《曾子杀彘》)句中“女”就 代表“汝”。

98、 通假字的成因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

99、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100、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101、”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

102、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103、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

104、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105、” 与假借字的分别 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

106、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

107、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

108、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

109、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

110、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111、 “同”和“通”二者的区别 “同”是指古代的很多异体字。

112、比如孔乙己曾经说过的茴香豆茴字的四中写法,这四中写法之间就可以说A同B。

113、 “通”一般是指狭义的通假字。

114、 它们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