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先苦后甜的事例作文素材,先苦后甜的事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苏秦是洛阳人。
2、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
3、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
4、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
5、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6、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
7、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
8、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
9、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
10、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
11、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12、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
13、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
14、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15、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
16、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
17、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
18、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
19、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
20、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21、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22、 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一贫如洗,既没有上学就读的机会,甚至连在家里挤点时间学习都不可能。
23、因为他白天要帮家里干活,从早晨一直到太阳落山,都没有空闲时间。
24、 孙康并不甘心就这样服服贴贴当时间的奴隶,他觉得自己年纪轻,精力旺盛,只要有了学习的决心,总会挤出时间来的,于是,他开始利用夜间读书,可是晚上读书必须得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而家里那样困难的经济条件,一个月怎能买得起这么多灯油呢?孙康完全懂得这种困难,每当灯油烧干以后,他便静静躺在床上,在床上背书和默记书中的要领。
25、 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
26、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
27、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明亮起来,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
28、孙康心里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
29、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
30、孙康蹲在雪地里读书,虽然身上衣衫单薄,但由于他专心致志,注意力完全进入书里面去了,对于刺骨的寒风他全然不觉得,一直到了深更半夜,还在聚精会神地读着。
31、从这以后,只要有积雪,他就天天夜间去映雪读书。
32、虽然说:“穷人怕过三九天”,可是孙康却盼望每年的冬天早点到来,盼望下大雪。
33、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34、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35、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36、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7、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
38、”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39、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