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生平简介】刘桢(约145年-217年),字公干,东汉末年文学家、诗人,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劭并称“建安七子”之一。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诗文著称,尤其在五言诗方面有较高成就。他的作品风格刚健有力,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文人的精神风貌。
刘桢出身名门,其父刘梁曾任太尉,家世显赫。他自幼聪慧,博学多才,但性格孤傲,不拘小节,因此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他曾在曹操幕下任职,但因行为不检而屡遭贬斥。尽管如此,他的才华仍被曹操所赏识,最终成为建安时期的重要文人之一。
刘桢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他的诗歌多为五言体,内容涉及人生感慨、离别思乡、怀才不遇等主题。其中《赠从弟》三首尤为著名,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刘桢生平简介(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刘桢 |
字 | 公干 |
出生年份 | 约145年 |
去世年份 | 217年 |
籍贯 | 山东东平(今山东东平县) |
身份 | 东汉末年文学家、诗人 |
所属文学流派 | 建安文学 |
代表人物 | 建安七子之一 |
主要作品 | 《赠从弟》三首、《诗》若干 |
文学风格 | 刚健有力、情感真挚 |
主要题材 | 人生感慨、离别思乡、怀才不遇 |
性格特点 | 孤傲、不拘小节 |
仕途经历 | 曾任曹操幕僚,因行为不检屡遭贬斥 |
历史评价 | 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影响深远 |
刘桢虽一生坎坷,但他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是研究建安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