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的资料简介】钱起(约714年-约780年),字仲文,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较大。钱起出身寒微,早年科举不第,后通过努力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曾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人生感慨和友情,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钱起生平及作品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钱起 |
| 字 | 仲文 |
| 生卒年 | 约714年-约780年 |
| 出生地 | 不详(一说为吴兴) |
| 所处朝代 | 唐代 |
| 身份 | 诗人、官员 |
| 科举成就 | 进士出身 |
| 官职 |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 |
| 诗风 | 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
| 代表作品 | 《省试湘灵鼓瑟》《送僧归日本》《酬王维春夜竹亭闻笛》等 |
| 文学地位 | “大历十才子”之一 |
| 特点 | 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 |
代表作品赏析
- 《省试湘灵鼓瑟》:此诗是钱起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其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句被传为千古绝唱,描绘了空灵悠远的意境。
- 《送僧归日本》:表达了对友人归国的惜别之情,语言朴素而深情。
- 《酬王维春夜竹亭闻笛》: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
总结
钱起作为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虽不如李白、杜甫那样显赫,但在“大历十才子”中却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对于研究唐代诗歌发展和文人生活,钱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